Published on

AI探秘-大模型基础概念

Authors
  • avatar
    Name
    noodles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在乎别人比你提前拥有

AI Agent

AI Agent是一个系统,它通过为大模型(LLM)提供工具和知识访问权限,使其能够执行操作并扩展其能力。

AI Agent是一个由多个组件组成的系统,它包括:

  • Sensors(传感器):负责从环境中收集各种类型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Agent的核心决策系统
  • Actuators(执行器):执行Agent的决策动作,获得环境反馈,影响环境状态
  • Memory(记忆):存储和管理Agent的信息,包括历史记录、经验积累、知识管理和上下文保持
  • Planner(规划器):制定行动计划和策略,包括目标分析、路径规划、资源分配和风险评估
  • Reasoner(推理器):进行逻辑推理和决策分析,包括因果分析、决策支持和问题诊断
  • Communicator(通信器):处理信息交换和交互沟通,支持多模态通信和协议适配

AI Agent系统采用双层认知架构,包括认知层(Cognitive Layer)和元认知层(Metacognitive Layer),这种设计使Agent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智能思考和自我调节。

  • 认知层(Cognitive Layer) 感知(Sensors)、推理(Reasoner)、决策(Planner)、执行(Actuators)、记忆(Memory)、通信(Communicator)
  • 元认知层(Metacognitive Layer) 监控、评估、调节、优化、策略选择、学习

AI Agent类型

AI Agent类型描述优缺点
Simple Reflex Agents(简单反射型Agent)基于预定义规则执行即时动作,不考虑历史或未来响应快速,实现简单,无法处理部分可观察环境,缺乏记忆
Model-Based Reflex Agents(基于模型的反射型Agent)基于世界模型和模型变化执行动作能够处理部分可观察环境,具有记忆,但实现复杂
Goal-Based Agents(目标导向型Agent)通过解释目标并确定达成目标的行动来创建计划能处理复杂任务,方向明确,可能陷入局部最优
Utility-Based Agents(基于效用的Agent)考虑偏好并通过数值权衡来确定如何达成目标能平衡多个目标,决策更理性,效用函数设计复杂
Learning Agents(学习型Agent)通过响应反馈并相应调整行动来随时间改进适应性强,能处理未知情况,需要大量训练数据
Hierarchical Agents(层次型Agent)具有分层系统中的多个代理,高层代理将任务分解为子任务供低层代理完成能处理复杂任务,模块化设计,层级设计复杂,通信开销大
Multi-Agent Systems (多Agent系统)多个Agent协作或竞争完成任务能处理分布式复杂问题,协调困难,可能出现冲突

AI Agent框架

AI Agent框架是软件开发框架,专门用于构建、部署和管理AI Agent系统。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库、API和基础设施,让开发者能够快速创建智能代理应用。

主流AI Agent框架对比

框架名称开发语言核心特性适用场景学习曲线
LangChainPython/JS链式调用、工具丰富、生态完善通用应用、快速原型中等
AutoGPTPython自主执行、目标导向、任务分解自动化任务、创意工作简单
CrewAIPython多Agent协作、角色定义、任务分配团队协作、复杂项目中等
LlamaIndexPython数据索引、知识检索、RAG优化知识库、文档处理简单
Semantic KernelC#/Python企业级、多语言、插件系统企业应用、.NET生态中等
LangGraphPython图状态机、复杂流程、状态管理复杂工作流、状态机较难

Agentic RAG(智能代理检索增强生成)

Agentic RAG是传统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的升级版本,它将AI Agent的智能决策能力与RAG的信息检索能力相结合,创造出更加智能和主动的信息处理系统。

Agentic RAG的循环交互模式

Agentic RAG系统依赖循环交互模式,通过多轮迭代不断优化检索策略和结果质量。

1. 初始调用(Initial Call)

  • 用户目标传递:用户提示被传递给LLM
  • 意图分析:系统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和目标
  • 任务规划:制定初步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计划

2. 工具调用(Tool Calling)

  • 信息缺口识别:模型识别当前信息的不完整性或模糊性
  • 工具选择:选择合适的工具或检索方法
  • 检索执行:
    • 向量数据库查询(如Azure AI Search Hybrid搜索)
    • 结构化SQL调用
    • 外部API调用
    • 知识图谱查询

3. 评估与优化(Evaluation & Optimization)

  • 信息充分性评估:审查返回的数据是否满足需求
  • 质量检查:评估信息的准确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 策略调整:
    • 优化查询参数
    • 尝试不同的检索工具
    • 调整检索策略和方法

4. 重复直到满意(Iterate Until Satisfied)

  • 持续循环:重复检索-评估-优化过程
  • 收敛判断:直到模型认为已获得足够清晰度和证据
  • 最终响应:提供经过深思熟虑的最终答案

5. 记忆与状态(Memory & State)

  • 状态保持:系统在步骤间保持状态和记忆
  • 历史记录:回忆之前的尝试及其结果
  • 智能决策:避免重复循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MCP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由Anthropic发布了一种大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工具的集成标准。它定义了大模型如何安全、高效地访问和利用外部资源。

  • 模型幻觉 大模型回答不了解的问题时可能产生虚假信息
  • 信息过时 训练数据可能过时,无法提供最新信息
  • 功能局限 大模型只能对话,无法执行实际任务

MCP Host(宿主应用)

通常是LLM的宿主应用。主要负责

  • 创建和管理MCP Client
  • 与大模型LLM交互
  • 实现安全策略和权限控制
  • 协调整个MCP系统

MCP Client(客户端)

MCP Client是与大模型直接交互的组件

  • 与MCP Server交互获取可用工具
  • 接收大模型的工具调用请求
  • 执行对MCP Server的工具调用
  • 将结果返回给大模型

MCP Server(服务器)

MCP Server提供具体工具和服务的组件

  • 提供各种工具和服务
  • 处理来自Client的工具调用
  • 执行具体的业务逻辑
  • 返回执行结果
MCP架构

A2A

A2A(Agent-to-Agent)是一种专门用于AI Agent之间进行通信、协作和协调的协议标准,它定义了多个Agent如何相互理解、协作和协调行动。

协议层次结构

┌─────────────────────────────────────┐
│           应用层协议                │
  (任务协作、知识共享、决策协调)├─────────────────────────────────────┤
│           会话层协议                │
  (对话管理、状态同步、上下文维护)├─────────────────────────────────────┤
│           传输层协议                │
  (消息传递、数据交换、安全传输)├─────────────────────────────────────┤
│           网络层协议                │
  (连接建立、路由选择、网络管理)└─────────────────────────────────────┘

核心组件

  • Agent Registry: Agent注册和发现服务
  • Message Router:消息路由和分发
  • Collaboration Engine:协作引擎和协调器
  • Security Manager:安全管理和权限控制

A2A通信模式

点对点通信

Agent A ←→ Agent B
  • 直接通信:两个Agent直接交换消息
  • 双向交互:支持双向的信息交换
  • 实时响应:支持实时的交互和响应

广播通信

Agent A → 广播消息 → Agent B, C, D...
  • 一对多通信:一个Agent向多个Agent广播消息
  • 事件通知:通知系统中的重要事件
  • 状态同步:同步系统状态信息

组播通信

Agent A → 组播消息 → Agent组 {B, C, D}
  • 选择性广播:向特定的Agent组发送消息
  • 角色管理:基于角色和权限的消息分发
  • 协作协调:协调特定组内的Agent行动

A2A协作模式

主从协作

主Agent → 任务分配 → 从Agent
结果收集 ← 任务执行 ← 从Agent
  • 任务分解:主Agent将任务分解为子任务
  • 资源分配:分配任务给合适的从Agent
  • 结果整合:收集和整合各从Agent的执行结果

对等协作

Agent A ←→ 协商 ←→ Agent B
    ↓           ↓
任务A        任务B
    ↓           ↓
结果A ←→ 结果整合 ←→ 结果B
  • 平等地位:所有Agent地位平等
  • 协商机制:通过协商确定协作方式
  • 结果整合:整合各Agent的执行结果

竞争协作

Agent A ←→ 竞争 ←→ Agent B
    ↓           ↓
资源竞争    任务竞争
    ↓           ↓
协商解决 ←→ 冲突解决 ←→ 协商解决
  • 资源竞争:竞争有限的资源
  • 任务竞争:竞争任务执行权
  • 冲突解决:通过协商解决冲突

附录

MCP.so
Smithery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理解和快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