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

读书目录-2025

Authors
  • avatar
    Name
    noodles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在乎别人比你提前拥有

这里记录下2025读过的书,也是通过记录来督促自己丰富自己的眼界

2024年已阅读: 7本

推荐指数0 - 5(带有个人的喜好)

0 ~ 3 不推荐 踩雷 3.5 ~ 3 一般 有时间可以看看,没时间就看下书的目录翻翻 4 推荐 看后感觉不错,有内容收获 4.5 很推荐 收获很多或者内容精彩 5 极力推荐 佳作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推荐指数 5

在比较集中的时间阅读完了这本书,时常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作者之前说过不是历史有趣,是他有趣.这点的确如此.明朝的故事在当年明月的笔下仿佛活了起来,那些我之前听过但是不熟悉的人物 也都变得跃然纸上.这本书之所以能成为佳作,不光是当年明月风趣的文笔、详实的历史资料考究,主要应该是当面明月对这段历史和历史中人物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因此这本书是可以称做 是作者'夹带私活'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完成了对明朝历史的表达,就跟最后作者说徐霞客的故事一样,很感谢作者有对明朝的历史有这样的表达.下面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 对历史的看法 自己也算爱读历史,应该读的还不够多或者思考不够,缺少对历史一些个人的看法,多半是在看的过程中走马观花,希望在后面阅读历史中能更加多的思考
  • 是否能从历史中学到教训 也许未必.历史中扮演角色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在决定历史剧本的时候主要考量的就是人性,人性在这个时候会被放大考察.决定历史走向的仍然是那些关键 字自私、忠诚、背叛、财富、权力等
  • 阅读与生活的结合 自己应该路过好多次明十三陵甚至有一次都停到门口了最后感觉时间有些晚都没进去,后面想去十三陵去看看了.无论是阅读历史还是其他书籍找到生活的结合点对 阅读都是正向叠加
  • '人'是很复杂的 并不能简单的把一个人定义为好或者坏,即使那些在历史中的圣贤由于历史流传的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失真,要理性的看待历史中的人或者身边的人,也许会多一分理解 和包容
  • 一点精神一点坚持 对自己认可的东西有一贯的坚持,减少摇摆

《福格行为模型》 B.J.福格 徐毅译

推荐指数 4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行为或者习惯是可以通过设计来实现的. 动机 + 能力 + 提示 + 庆祝 = 行动 作者在书中分章节的介绍不同要素对行为会有哪些影响,会通过简单的图的方式表达看起来通俗易懂.建议着重阅读前5个章节.

《檀香刑》莫言

推荐指数 4.5

借着檀香刑来讲述清朝末期德国在山东修铁路&维新运动这个时间段的历史. 刚开始读的时候似乎没有找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被人物间比较错乱还有叙述手法看的有点乱.随着故事展开人物的出场,这段历史就比较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书中的人物-县姥爷-钱丁/唱戏的-孙丙,似乎在被历史裹着往前走.他们似乎会摇摆 在面临一些所谓国家正义事情的时候会纠结 这么看似乎麻痹或者没那么清醒的人在"动乱"的年代似乎活的更"开心" 比如屠夫赵甲和傻儿子赵小甲. 老有说法说一些人的牺牲唤醒了大多数.可在那个年代这个牺牲真得不少,而且甚至不愿意看到这种牺牲. 保留舒适圈似乎是一种本能.叫醒一个人很难,只有真打到他身上了才能醒。那些固有的框框似乎还是会有限制,所以要通过教育思想解放要让人为人.

《剪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李硕

推荐指数 4

这本书主要介绍夏商周这段时期的历史,有些是作者基于考古发现合理假设,这部分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观点去看. 老说祖宗或者祭祀,也许我们现在的某些行为真的跟上千年以前能实现时空连线.夏商的有些历史已经无从考究,甚至近代的某些历史也会逐渐由于时间或者装扮变的不像它原本的样子. 不过历史有趣似乎也在这里.它总能从一些小处告诉我们它的一些细节让后人去探寻. 书中说考古像深埋地下的镜子倒映出我们陌生的形象,我想阅读历史像是照镜子,能更好的看到自己身上的脉络.

《蛙》 莫言

推荐指数 4.5

阅读莫言的第4本书,前面是《檀香刑》《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这本《蛙》是主要围绕计划生育时期姑姑的故事展开,在姑姑手里有接生的新生命也有引产堕胎的胎儿.比较喜欢莫言 在文中一些魔幻现实方式的表达,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讽刺. 作者在后记中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态度,就是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比如这本和《天堂蒜薹之歌》.通过对人物内心的表达的同时将自己的内心袒露给读者.作者在文中对人物似乎没有表达 过多的'偏见',比如姑姑.我想对历史应该也是这个态度.应该让大家可以说,可以讲,至于所谓对错就交给时间来评价. 在时代中的我们似乎某些时刻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会将一些事归咎到自身或者感叹命运不公.对于这样的情况自己也没有太想好虽然只能宽慰说和解. 对于结尾的-他人有罪,我亦有罪.似乎还没有理解好,等有机会再读第二遍的时候希望能理解的更好

《苏东坡新传》李一冰

推荐指数 4

看一本书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读一首诗更需要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这本书的背景当时作者正经历一场冤狱,通过对东坡故事的整理作者在前人的事迹中找到了寄托.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的感觉正如苏轼在人生的后半段喜欢陶渊明一样.只不过命运似乎没有给苏轼一个归隐园林的机会. 本书介绍苏轼生平,资料详实.中间穿插大量苏轼的诗词,读罢似乎对那些诗词多了一分理解. 也许没有谁是天生乐天,早期苏轼在凤翔为官公务繁忙,也会有常人的抱怨.在文坛的声名鹊起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政治资源一定程度上这些盛名也影响着他一声的起伏.在政治上的苏轼似乎不是一个 合格的政治家,因为身居要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所谓的政治嗅觉,有时候甚至有种被当枪杆子使的错觉.在为官为民上,他是一个合格的官.在杭州修西湖治理水患,地方收成不好的时候能未雨绸缪第二年的 治灾方案.几度起伏,身边的朋友都差不都离他而去了.在阅读到后半段的时候竟然觉得有些凄惨孤独. 今年去了趟杭州,坐划船游览了西湖.回来的时候门口的纪念馆已经关闭了.想必那个时候过去看估计也是走马观花.后面有机会再去走走苏堤.

《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

推荐指数 4.5

应该有好几次准备读《瓦尔登湖》最后都搁置了.这次总算相对静心的读完了这本书.本书主要记录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的生活.在书中可以跟梭罗一起感受瓦尔登湖的四季、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这本书有很多梭罗对于他的那个时代的一些哲思. 这些哲思放在现在也同样掷地有声.比如我们是否应该精简我们的生活更加注重生活的感受和内在、尝试着去跟我们内心的世界去沟通等.